日前,市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典型案例。不过,与以往通报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不同,这次是专门为被诬告的6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事实上,今年以来,醴陵市、芦淞区等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已先后通报了多起针对党员干部不实举报的典型案例。
这一举措,有力传递出为干事创业者撑腰鼓劲、向诬告陷害者亮剑出招的强烈信号。这些不实举报是如何调查佐证的?让被举报人从质疑到信任,需要付出哪些努力?近日,记者走进市纪委监委,详细了解通报背后的故事。
调阅、核查资料数千卷
10月底,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澄清不实举报典型案例,云龙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章定良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18日,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接到中央巡视组移交的实名举报信,反映时任天元区副区长的章定良存在强征粮田、违法征拆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陈新苗等人组成调查组展开调查。
章定良被举报,缘于解决一户村民的拆迁安置问题。2011年,湘江世纪园项目获批立项,需对天元区马家河镇浅塘村进行征拆开发。章定良当时分管征拆工作,而举报人吴芳(化名)是浅塘村村民,他曾多次登门与吴芳沟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一名调查人员介绍,当时除吴芳外,全村27户拆迁户均已签字,但吴芳认为该项目征地手续、安置补偿措施、政策不合法且标准偏低,要按自己的标准计算,导致项目延迟两年交地。
项目是否合法?调查组走访市国土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找到了当年省政府对湘江世纪园项目土地征收的批复文件。而项目补偿标准根据《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及株洲市相关文件制定。2013年9月,该项目已延迟交地两年,天元征地拆迁所向吴芳下达《补偿告知书》。几个月后,市国土局又下达《限期腾地通知书》《催告书》。其间,吴芳相继放弃其应享有的听证、复核、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等权利。在多次上户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市国土局提请法院启动司法强拆执行程序。2015年,吴芳的丈夫找到项目指挥部,要求进行房屋算账,获得房屋补偿、购房补助等共120余万元。
“举报不实”,纪委调查后给出的结果是,章定良在处理相关事项中,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没有举报所称的违纪违法事实。此后,市纪委监委召开协调会,与吴芳面对面宣讲政策、化解矛盾,通报调查结果,为章定良澄清问题。
走访8个村民小组22名农户
另一个案例与章定良的情况类似,也是通过信件实名举报。被举报人炎陵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继承被指在担任茶陵县副县长期间,与该县官铺村村民李军(化名)一起以种植大蒜为名,骗取国家资金。接到线索后,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安排刘志谋等4人进行调查。
举报问题发生在2012年,举报人也是官铺村村民。调查组调取了大量资料,除了上级部门的批复文件、土地流转合同等,还有茶陵县政府门户网上的相关报道。土地流转合同等资料显示,李军种植过大蒜,且种植面积与举报内容相符。不过,举报人提到的17万元补贴,有相关批复文件和发票为证,刘继承并非文件的唯一签字人,李军也不是唯一受益的种植户。
随后,调查组又走访了村内8个村民小组的22名农户。大家证实,李军确实种植过大蒜,具体面积不清楚,但由于不懂经营,很快出现亏损就停止种植了,土地流转合同也相应终止。调查人员还发现,举报人当年也种植了大蒜,但因为面积较小没有获得补贴。
调查期间,李军因打架斗殴进了看守所。在看守所内,李军告诉调查人员,“只见过两次刘继承,一次是刘继承带队到村里考察,另一次是在县里农民创收经验交流大会上,不存在两人合谋骗取国家补贴的情形。”“我们找到李军时,他已经被关押了数天,与外界信息沟通受阻,证词理论上是可信的。”刘志谋说。此后,调查人员又找到了刘继承核实有关情况。经查核,调查组认为举报内容不实,市纪委监委及时予以了澄清。
“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体现了市委和市纪委监委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坚定决心。”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牢固树立打虎拍蝇是政绩、为受到诬告错告的同志澄清正名也是政绩的观念,让担当作为者充满干劲,让诬告陷害者没有市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